(资料图)
小巧轻便的电动自行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电瓶车)一直是不少打工人的“出行神器”然而近几年电动自行车事故频发有事故就会涉及责任与赔偿电动自行车事故频发的背后该由谁“买单”?一直以来,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事故认定和经济赔偿中,大家似乎都有一个“共识”——机动车保险全、保护措施足,多少要在事故中承担部分责任。但接下来的这个案例可能要打破大家的这个“共识”。2023年6月28日,上海市虹口区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因没有遵守交通规则,而要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赔偿几十万车损。事故发生时,一辆跑车绿灯正常通过过路口,突然有一辆电动自行车从左侧“突然窜出”。虽然跑车驾驶员采取了立即刹车的措施,但还是未能避免相撞。电动自行车驾驶人邓某被撞后摔落在地,所幸只受了一点皮外伤。经交警调查,邓某系闯红灯通行,负事故全部责任,需承担跑车高达几十万的车损。邓某对此后悔不已,如果遵守法规,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该事故被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公开报道普法底下多条留言被高赞不少网友竖起大拇指第一条评论甚至点赞有2500+“终于看到赔“希望全国的交警都向你们学习”↓↓↓事实上,今年4月上海交警部门就透露自2022年以来全市适用一般程序处理的机、非事故中非机动车承担同等及以上责任的已经占到了近6成交警提醒:与汽车相比,非机动车没有金属外壳保护,两者之间发生事故,受伤更重的一定是非机动车一方。请广大非机动车驾驶人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灯,不与汽车抢行!电动自行车虽然方便但是交通安全才是重中之重请时刻牢记红灯停、绿灯行安全头盔佩戴好按规定各行其道这不仅是对自己与他人负责更为城市的交通文明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